首页 / 追寻新闻 / 摩根士丹利基金陈修竹: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形机器人 中国智造的万亿级产业跃迁

摩根士丹利基金陈修竹: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形机器人 中国智造的万亿级产业跃迁

追寻资料
追寻资料管理员

  随着大模型的不断升级和迭代,让AI的智能水平大幅提升,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展。DeepSeek等技术突破正加速AI全行业渗透,当前市场聚焦大语言模型与生成式AI,我们认为AI价值将逐步从基础设施层转向应用层。如今,AI已广泛应用于消费者终端、医疗诊断、金融服务、教育等多个领域,为这些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。在ToC终端,我们看到自动驾驶技术、机器人、以及AI AGENT、AI眼镜和手机的快速发展。在医疗领域,AI影像诊断准确率达三甲医院专家水平,新药研发周期缩短40%以上,全球TOP20药企均已部署AI研发系统。

  AI时代科技主线有望成为全民共识,而作为AI技术最具潜力的载体,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爆发临界点,也是AI应用当中未来空间最大的万亿领域。机器人产业发展与早年投资新能源汽车颇相似,新能源汽车产业链70%零部件可迁移至机器人制造,中国依托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(占全球产能60%),在减速器、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形成30-50%成本优势。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,从人形机器人到特种机器人,各类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我们看到全球科技巨头都在涌入这个产业,海外如特斯拉的Optimus、英伟达机器人开源模型Isaac GROOT N1,Figure等,国内一些头部厂商的产品也预计将在2025 - 2027年间实现商业化,这无疑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。

摩根士丹利基金陈修竹: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形机器人 中国智造的万亿级产业跃迁

  AI与机器人中国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对于投资者来说,关注AI与机器人产业链上的核心环节至关重要。在AI领域,算力是基础,也是关键。随着AI应用的不断普及,对算力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。因此,投资算力相关的企业,如芯片制造商、云计算服务商等,可能会获得不错的收益。机器人产业链则涵盖了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制造,如关节、电机、传感器、减速器等;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;以及下游的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。可以重点关注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,这些企业技术壁垒高,盈利能力强。中国贡献全球70%的无人机产能,且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(如谐波减速器、空心杯电机)成本比海外低30%-50%。中国在机器人产业链具备集群效应和场景创新能力,中国企业机器人的弯道超车可能重塑全球产业格局。

摩根士丹利基金陈修竹: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形机器人 中国智造的万亿级产业跃迁

  投资AI与机器人需要注意什么?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是主要风险。AI与机器人技术仍在快速发展中,当前行业处于0到1的早期阶段,技术路线和市场需求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,一定程度上类似于2014-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,参与的玩家也还在百花齐放的状态。等到从1到10的放量阶段,我们或将会看到真正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公司,其亦有望在资本市场实现数倍的估值提升。

  在科技板块,我们将聚焦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、自由现金流再投资能力,并能捕捉大规模市场机会的企业。在颠覆性变革领域,重点关注新技术、新商业模式中具备显著成本优势或性能突破的赛道。未来5-10年,我们将持续重点关注受益于技术变革的新兴产业。

发表评论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