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追寻新闻 / 一大波岗位来了!东吴财险获批开业,五地分公司同步筹建

一大波岗位来了!东吴财险获批开业,五地分公司同步筹建

追寻资料
追寻资料管理员

  来源:国际金融报

  4月7日,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注意到,“苏州国资”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显示,金融监管总局已于近日批复同意苏州东吴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东吴财险”)开业,并筹建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安徽、北京分公司。根据业务发展需要,现启动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。

  从岗位需求来看,东吴财险此次招聘涵盖总公司、分公司、销售团队和校园招聘四大类,涉及信息技术部/数据管理部、法律合规部/风险管理部、产品精算部、计划财务部、营销管理部、投资管理部、车险承保部、车险理赔部、非车险承保部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等。

一大波岗位来了!东吴财险获批开业,五地分公司同步筹建

  补齐金融业务版图

  回溯来看,作为苏州唯一国有控股财险法人主体,东吴财险的筹建进程可谓紧锣密鼓。

  2024年9月25日,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苏州国发集团”)筹建东吴财险,要求自批复之日起1年内完成筹建工作。

  获得批筹的第二天,东吴财险(筹)在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现场正式揭牌。据苏州当地媒体报道,东吴财险将致力于打造为数字金融、科技保险、创新先行的财险公司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,苏州国发集团前身为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,成立于1995年。2003年,苏州市委、市政府明确,将苏州国发集团建成以金融投资为主业的国有控股公司。

  目前,苏州国发集团已发展成为集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信托等持牌机构,以及创投、担保等类金融机构为一体的地方金融控股平台,业务版图包括东吴证券、苏州银行、苏州资管、苏州创新投资集团、苏州信托、江苏金服数字集团等多家公司。

  保险业务方面,除东吴财险之外,苏州国发集团旗下还有一张寿险牌照,即东吴人寿。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,注册资本金60亿元,总部位于苏州,是国内首家总部设立于地级城市的全国性寿险公司。苏州国发集团为其第一大股东,持股比例达31.72%。

  在此基础上,再拥有一张财险牌照,对于苏州国发集团而言,无疑有助于业务布局的进一步完善。在2024年工作会议上,该集团就曾表示,要争取金融全牌照,争做全国一流地方金融控股集团。

  在人事安排上,据苏州国发集团消息,东吴财险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会议已于去年11月底顺利召开,会议由东吴财险拟任董事长宋继峰主持。

  记者了解到,宋继峰出生于1974年3月,江苏吴江人,硕士研究生,拥有高级会计师职称。1997年进入苏州市财政局后,宋继峰长期在政府和监管系统工作,先后担任苏州市财政局人事教育处科员、苏州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,苏州市政府办公室综合六处副处长、处长,以及苏州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、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、苏州市财政局副局长等职务。

  2023年8月,宋继峰调任苏州国发集团出任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,直至此次履新。

  拟任总裁夏卫新则是一位“保险老将”。资料显示,他出生于1970年3月,早期就职于人保财险,后进入监管部门,曾任原江苏保监局人身保险监管处处长等职务。2013年5月,夏卫新获批担任东吴人寿副总经理,至今已近12年。

  或承接安心财险相关业务

  事实上,对于东吴财险的筹建,业内早有预期。

  2024年3月,安心财险将公司注册地从北京市迁移至江苏省苏州市。彼时有市场消息称,安心财险或迎来苏州国资入主。随着东吴财险获批筹建,市场普遍认为,其将承接安心财险相关业务。

  这种风险处置方式在业内已有先例。2024年1月,申能财险正式成立,注册资本100亿元,注册地为上海市临港新片区,由申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国有企业共同发起筹建。

  同年9月,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申能财险受让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,具体为双方共同签署的《收购承接协议》约定的收购承接标的。

  “这种模式释放出监管层面对风险处置的坚定决心和创新思路。”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指出,通过新设公司承接原有业务,可确保客户的权益不受影响,避免因破产清算带来的不确定性。同时,引入地方国资作为股东,利用地方资源更高效地进行风险处置,有助于减轻保险保障基金的压力。

 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认为,地方国资通常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资源,能够迅速为问题险企提供必要的支持。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和金融环境有深入了解,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,带来业务支持。

  作为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,安心财险成立于2015年12月,注册资本12.85亿元。2017年7月,安心财险与米缸金融达成履约保证保险合作。次年8月,米缸金融出现大规模逾期,这也成为安心财险的命运转折点。

  2020年四季度末,安心财险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骤降至-175.83%。自此,该公司偿付能力连续16个季度处于负值状态,风险综合评级也一直为D级。

  净利润方面,2016年至2021年,安心财险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0.75亿元、7.95亿元、15.31亿元、27.21亿元、17.58亿元、3.73亿元,净亏损分别为0.73亿元、2.99亿元、4.95亿元、1.06亿元、5.78亿元、2.76亿元。

  近些年,安心财险业务发展已处于停滞状态。2022年、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,该公司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-1786.4万元、-4.3万元、-93.4元;净亏损0.83亿元、1.36亿元、0.13亿元。

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,安心财险净资产为-7.35亿元,核心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-871.59%,偿付能力严重不足,且资不抵债。

  余丰慧指出,成功处置风险企业,有助于恢复市场对保险行业的信心,吸引更多投资者和消费者。同时,清理不良企业,减少市场的不稳定因素,有利于健康企业的长远发展。此外,通过有效的风险处置,有利于提升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,增强社会对保险产品的认可度。

发表评论

最新文章